潘功胜:人民币贷款余额超230万亿元减少新增债务依赖
“盘活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这一金融工作思路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引发市场热议。 随后,央行在《2023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以栏目形式具体阐释了“盘活存量资金”的内涵和要求。
12月初,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提到,盘活存量贷款、提高存量贷款效率、优化新增贷款方向本质上是一致的在支持经济增长方面。 。
信用是经济的晴雨表。 一直以来,金融当局和市场参与者都高度关注信贷增长。 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强调并推动存量信贷的盘活?
要理解其深刻含义,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盘活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 换句话说,就是通过盘活存量低效贷款来优化资源配置。 本质上是改善信贷结构管理,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
分析人士认为,此时提出盘活低效存量贷款不仅及时,而且具有“风向标”意义。
首先,当前信贷资金池足够庞大。 据中国人民银行披露的数据,我国目前人民币贷款余额超过230万亿元,每年增加约20万亿元。 资金存量远大于年度增量,存量贷款形成的企业资产和衍生货币资金在经济循环中持续发挥作用。 报告认为,盘活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不会体现在贷款增加上,但也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分析人士还表示,考虑到每年增量贷款仅占存量存量的十分之一左右,存量贷款和增量贷款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本质上是一致的,这将促进存量贷款更多盘活,减少存量贷款需求。新债务。 依赖性。
二是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信贷结构同步提质、换档。 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相关企业和个人的信贷需求会发生变化,银行的信贷结构自然也会随之调整。 报告还明确,“分析信贷增长需要更加多元化的视角,不宜过分关注新增信贷”、“盘活存量贷款需要信贷结构的增减”。 ”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王健认为,盘活存量贷款意味着信贷从老客户转向新客户,这将导致存量贷款发生结构性变化。 结合我国当前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特点以及以往银行贷款结构的变化,信贷资源很可能从传统制造业、房地产、基础设施等领域流向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和个人贷款。
三是可以有效缓解银行资本补充压力。 银行的本质是经营风险,信贷的进一步扩张意味着占用更多的资本。 有媒体测算,如果银行资本充足率保持稳定,按照最低资本充足率10.5%计算,每年新增贷款20万亿元,意味着银行业每年需要补充资本2.1万亿元。年。 从目前的经营环境来看,补充资本的压力不言而喻,特别是对于中小银行来说。
在银行实践层面,盘活低效存量信贷有哪些可能的途径? 王健分析,授信额度的释放不能简单地视为盘活存量,但银行撤回的授信以及向质量更好的新客户发放的授信才算真正盘活了存量。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提出了两条操作路径:一方面,对于期限较长的金融资产,可以利用REITs、ABS等资产证券化方式,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效率; 另一方面,对于不良资产或特殊资产等低效金融资产,可以通过债务重组等方式进行盘活重组,引导其从低效领域走向高效领域。 典型的方式包括市场化、合法化的不良资产处置和交易。 、债转股等,这两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现有金融资源的运行效率,还可以进一步优化金融资产结构。
海量信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