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财经热点 > 正文

财经热点

实体书店遇上“超纲”题题全新的书城

书店   书城   上海   读者   实体  
财经网 2023-11-28财经热点
在上海,说到买书,很多人会想到福州路上的上海书城,别处买不到的书,多半可以在那里找到。诞生于1998年的上海书城,是上海人心目中“文化地标”般的存在。……

作为当时上海乃至全国最大的实体书店,上海书城共有七层,总营业面积一万多平方米。 陈列的图书种类达到了国家一年半到两年出版的数量,打破了一些书店从业者和读者认为书店只是“路边店面”的固有认识; 上海书店的成功也带动了其他地区一批大型书店的出现。

然而,在互联网经济的冲击下,网上购物已成为读者的主流购买方式。 实体书店生意难做,很多人都在想方设法打破现状。 2021年12月,上海书店福州路店(以下简称“书店”)暂停营业。 经过近两年的“闭关修炼”,今年10月28日再次出现。 从外观、陈设到经营理念,焕然一新,引人注目。 的担忧和争议。

实体书店遭遇“补偿过度”问题

全新的书店非常引人注目:建筑外观设计得像一座由许多书籍组成的城市。 夜幕降临后,由穿孔铝板制成的立面闪闪发光,引人注目; 书店内介绍了一家奶茶店和一家咖啡店。 、餐厅、文创店、喜剧空间等业态; 书籍的陈列方式从平铺变为立式书架,还有“书墙到天空”等时尚设计。

重新开业当天一早,新老读者就在书店门口排队“打卡”,一周后门口依然挤满了客人。 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牛冶方透露,开业一周内,书店平均每天新增会员1500人; 除出租商铺外,日均营业额达到30万元以上,相当于(商场单位面积销售额——记者注)明显高于上海书城其他商铺。

然而,消费者对于书店改造后的看法却截然不同。

周日,也就是开业一周后,两名20多岁的女孩告诉记者,作为当地人,她们从小就习惯光顾这家书店。 无论是买书还是和同学见面,他们都经常选择这个地方。 那天他们从郊区千里迢迢赶来“凑热闹”,感觉书店生意多了,也比以前年轻了。 带着妻儿前来参观的80后邵先生说:“一开始我觉得书的分类有点混乱,也有一些我喜欢的东西。以前以前是简单的风格,但现在环境更加温馨了。”

在社交平台上,有网友明确表示不喜欢:“浓浓的网红风格不适合看书,只适合和朋友喝咖啡、自拍(上海话,就是谈恋爱——记者注)。”它很俗气。” 分类太详细,找书很困难。”“有的书架有十几米高。 它们的意义是什么?”有网友表达了自己的理解,“书店不是慈善机构,需要靠盈利生存。”“必须改变。 只能靠卖书了。 真是损失啊。”

不同声音的背后,是实体书店在互联网经济时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牛冶方坦言:“如果把图书当作纯粹的商品,那确实不是一门好生意。图书的单价低,消费频率不高,作为标准产品,最有可能是‘被互联网‘杀死’了。”

牛冶方告诉记者,目前全国图书市场约60%是在线销售,而在长三角“包邮区”,这个数字会更高。 “在互联网平台上购买图书更便宜、品种更多、时间更短,这三大优势是目前实体书店无法逾越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为图书爱好者提供满足其需求的实体书店?”一个‘超一流’的主张。”

图书仍是核心竞争力

“福州路上有很多书店,今天的上海书城仍然是这条路上最大的书店,也是上海最大的书店,是上海实体书店的风向标,我们一定要履行好自己的责任,下定决心去重塑它。” ”。 牛亦仿。

实体书店如何与网上书店竞争? 书店团队的答案是,书籍本身仍然是核心竞争力。 全国每年出版图书40万种,网上商店的图书种类远远高于任何实体书店,书店必须通过提高选品的专业性和学术性来创造文化引领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它有让读者逛书店时“抓住”的力量。

目前,书店店员平均年龄28岁,研究生学历占11%,本科学历占60%,其中不少是“海归”。 不同专业背景的店员负责对应类别图书所在楼层,负责图书的添加和调整。 其中,书店的文学楼层留给作家——中国作协会员担任管理者。

“文学有打破国家、民族、文化壁垒的力量,世界各地实体书店最畅销的书仍然是文学书。” 牛冶方告诉记者,与转型前相比,书店非常重视文学书楼,专门打造了“作家书房”,凸显主人个性,呈现作家自己的作品以及他推荐的书籍还是她; 主持人每两三个月轮换一次,第一期是畅销书作家蔡骏,下一期是马伯庸。

除了来书店举办新书发布会外,“作家自习室”的经理闲暇时也会进来坐坐,让读者在不经意间遇见自己喜欢的作家。 牛冶方表示:“我们的想法是让创作者更多地走进读者的阅读生活,也让读者更多地走进创作者的创作生活。”

顾客周女士曾经带着女儿去书店找书。 她在那里购物了两三个小时。 她发现书店里的阅读空间变大了。 “以前座位很少,很多孩子都坐在地板上。 “现在座位多了,阅读氛围也好了。”记者注意到,书店临街四楼安装了一排9米高的落地窗。窗前的座位,这个空间是专门为亲子阅读而设计的:左右两侧的书架上放着“成人书”“书”,后面100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摆满了儿童书籍。

书店开业当天,“上海书店”App也同步上线。 该App汇集了上海各新华书店、上海书城分店以及各类主题书店的图书和服务,推送图书优惠券、文化活动通知,推出“半日达”服务,让读者“种草” “ 离线。 网上订购。

书店有无限可能

生意难是实体书店面临的现实问题。 上海书店改造的思路之一是建立“行业深度”:通过餐饮、文创、读者见面会、展览、演出等业态和活动留住读者,延长读者在书店停留的时间,也让书店呈现多种文化形态涌现,拥有更多可能性。

牛冶方说,书店改造前,每年约有200场作者见面会,而现在,每年都会有约1000场各类文化活动呈现给读者。 “我们平时与全国800多家出版社保持联系。 经常来访的有300多人。 这些出版社的新书发布会和作者见面会一般倾向于在上海书店举行,上海书店顾客数量较多,在读者中影响力较大。 此外,书店还会有话剧和音乐会表演。 以及摄影展和其他活动。”

书店会根据入驻商户的经营特点安排周边图书品类。 比如,餐厅门口有关于美食、生活的书籍; 免税店周围摆放着旅游观光书籍; 有关戏剧和音乐的书籍放置在剧院外; 有关艺术和技术的书籍则放置在美术馆外面。

记者注意到,书店七楼的神奇宝贝专区吸引了很多年轻消费者。 开幕当天,这里还举办了64人参加的神奇宝贝卡牌大赛。 现场气氛热烈,赛后人物、卡牌的销量也非常好。 牛冶方表示:“精灵宝可梦这个文化IP的估值在全球都是名列前茅的。其实,当年轻员工第一次提到精灵宝可梦时,我和很多老员工都不知道它是什么,但我们相信年轻人是愿意为自己所爱的事情付出。”

对于书店的这些新变化,牛冶方表示,他收到了很多读者的意见和建议。 书店里,不时有熟悉的读者向他“诉苦”。 对于备受争议的“通天书墙”,他回应道:“书墙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存放副本,整个书店的图书种类超过10万种,总共有50万本书。每本书都是放在最下面,两本书,其余的放在上面;第二本视觉上立体一些,可以拍照打卡。”

对于读者反映的“像迷宫”、“书难找”的问题,牛冶方回答说:“有的读者喜欢在书店里闲逛,沉浸其中;有的读者还是喜欢原来的条理清晰的书本。”风格,所以我们会改进它。” ,进一步完善图书分类引导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