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知名企业家可持续发展对话会在阿联酋迪拜举办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期间,“中外知名企业家可持续发展对话”于12月1日在阿联酋迪拜举行。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src="///cnsupload/big/2023/12-02/4-426/f108a9ccfc5d45b6994a5e15bcc7c9c9.jpg" alt="当地时间12月1日,联合国第二届会议《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八次缔约方会议(COP28)期间,中国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世界可持续发展理事会、中国新闻网联合举办“中外名家可持续发展对话”外国企业家”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当地时间12月1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会议(COP28)期间,中国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世界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和中国新闻网联合举办阿联酋迪拜“中外名企”。 “国家可持续发展对话”活动。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此间表示,在实现气候目标的过程中,企业的作用非常重要。 问题的真正解决取决于企业家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技术创新。 各国政策可能会因政府轮换而发生变化,但只要企业家找准发展趋势、找准创新技术,合作就不会因为地缘政治影响而中断。
尽管全球绿色低碳转型挑战巨大,但当天不少企业家表达了对这一进程的信心,并从中看到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src="///cnsupload/big/2023/12-02/4-426/edc1065f81724d188a1b3294dab21265.jpg" alt="图为碳中和国际研究创始会长傅成玉研究所,作主题演讲。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图为碳中和国际研究院创始院长傅成玉发表主题演讲。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碳中和国际研究院创始所长傅成玉坦言,过去几十年来,中国无论是在新能源发展,还是传统能源和产业转型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果,但“以后会更困难。” 由于中国工业体系规模庞大,存量减排成为重大挑战。
“我们不应该被困难吓倒。”傅成玉说。 中国可以通过加快发展新能源、大力提高能源效率、重新布局产业,走上绿色低碳转型之路。 在此过程中,中国可以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提升整体产业发展水平,把“中国机遇”变成“世界机遇”。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src="///cnsupload/big/2023/12-02/4-426/5bea3b60593447dea346b562d2886298.jpg" alt="图为万科慈善基金会理事长王石给予捐赠主题演讲。 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图为万科慈善基金会理事长王石发表主题演讲。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万科集团创始人、董事会名誉董事长、万科慈善基金会理事长王石表示,作为中国碳减排的执行者和推动者,对中国的碳中和之路充满信心。 一方面,中国已超额完成2020年碳减排强度目标; 另一方面,碳中和经济潜力巨大。 以房地产开发为例。 水泥是建材行业最大的碳排放源。 然而,根据最新技术,二氧化碳可以放入水泥中并储存起来,大大减少其整个生命周期的碳足迹。
智利造纸巨头CMPC集团总裁Francisco Ruiz-Tagle提到了CCUS(碳捕获、利用和储存)技术。 他说,以造纸业为例,我们看到了实现CCUS的巨大机会,因为我们拥有林地,这可能成为重要的碳汇。 我们在制定业务规划和生产计划时也会考虑该领域的发展潜力。 ,将使用天然纤维并加强原材料的回收利用,使行业更加绿色。
不少企业家谈到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产业链、价值链全周期。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首席执行官李东辉表示,公司将可持续理念融入汽车生命周期全价值链管理,开发了多款低碳环保汽车。 例如,极氪模型使用了15%的可再生钢板材料和25%的可再生铝合金材料; 吉利旗下纯电动品牌吉星预计将在2040年实现全链路碳中和。
蒙牛集团执行总裁、蒙牛慈善基金会理事长李鹏程表示,蒙牛正在打造零碳供应链。 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蒙牛已开始减少“范围3”(与运营和供应链相关的间接排放)下的碳排放。 蒙牛旗下现代牧业、中国圣牧已率先开展牧场碳盘查和碳减排工作。 蒙牛也是第一家承诺到2030年实现“零砍伐”的中国企业。
ILM环境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Tom Reichert表示,作为一家服务业公司,公司计划通过出行优化、电动汽车利用等方式,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低碳发展和净零排放, ETC。
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金俊辉也表示,公司打造了涵盖绿色原材料、包装、低碳物流、拆解回收等绿色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并与上游和下游企业展开合作。下游企业减少碳排放。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