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财经热点 > 正文

财经热点

“艺汇丝路”访华采风作品展在浙江杭州举行

艺术   文化   美术   良渚  
财经网 2023-12-04财经热点
中新社杭州12月4日电 (童笑雨 应妮)“这是各个国家对杭州、浙江印象的‘百花园’,也是文明互鉴最直观的载体。”12月4日,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余旭红接受采访时说。12月3日……

12月3日,作为“良渚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收藏丝绸之路——访华作品展”在浙江杭州举行。 展览分为探索文明起源、绿水青山、文化景区三个板块,共展出来自80多个国家艺术家的150余幅作品。

杭州余杭文化艺术中心__余杭艺术中心

展览现场。王刚 摄

自2009年以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艺术丝绸之路”中国行已邀请了来自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世界近百个国家的数百名优秀艺术家。 华彩凤的创作为各国艺术家搭建了一个文化互鉴、艺术交流的国际平台。

此次展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浙江省人民政府、中国国际文化交流协会主办,邀请了来自83个国家的84位艺术家来浙江收藏作品。

11月24日起,他们从良渚出发,访问杭州、绍兴、湖州等地。 他们了解了五千年灿烂的良渚文明,感受了“诗情画意的江南、活力浙江”的无限魅力。

油画、水墨、抽象画、雕塑……记者在现场看到,本次展览形式多样、元素多样。 在很多国外艺术家的作品中,良渚的玉琮、玉碧等文物都以不同的形式呈现。

比如斐济艺术家Atueta Rabuka的作品《玉》,就是以良渚玉琮为蓝本,外方内圆。 但上面的符号并不是神、人和动物的面部图案,而是更现代的几何图案。

德国艺术家塔尼娅·赫曼在参观良渚翻山王墓时画了一幅令她印象深刻的场景:M12号墓,这也是她的作品的标题。 在很多人看来,这可能是一幅更为写实的画作,描绘的是12号墓出土文物的样子,但塔尼娅·赫曼将这些文物与生命的逝去联系在一起,她更愿意去辨认它们作为哲学绘画,我希望它能启发别人思考。

这就是中西文化的碰撞。 余旭红表示,虽然很多画作看起来比较直白甚至难以理解,但其背后却蕴藏着本次征集中各国艺术家的思考和理念,蕴藏着文明互鉴的宏大命题。

当然,文明之间的互鉴不仅仅在于描绘的内容,更在于思想的内在融合。 现场不少艺术家此前从未接触过水墨画,但在收藏过程中了解到水墨画后,在这次创作中不自觉地受到了水墨画的影响。

巴拿马艺术家Gabriel Wong的作品长4米。 远远望去,就像一幅色彩丰富、线条简洁的抽象画。 它还有一个非常“中西合璧”的名字——“岩富春”。

这样的“混搭”令人费解,但余旭红却从另一个角度解释:如果这件作品是黑白的呢? 介绍时,他手里拿着缩小版的黑白版《摇滚》。 余旭红说,这是大洋彼岸画家所理解的中国水墨画。

这时,作品想要表达的东西似乎变得清晰起来:山在右边堆叠,水在画布中间,树木在最左边交织在一起。 至于为什么是彩色的,Gabriel Wong提到他的家乡很热,这幅画可以说是一幅“火热的水墨画”。

现场类似这样的作品还有很多。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韩旭表示,参加本次展览的艺术家有着不同的成长环境和背景,但他们都将自己民族的特点与中国的独特魅力结合起来。

“文化可以连接灵魂,艺术可以连接世界”。 在韩旭看来,交流互鉴不仅仅是艺术之间,还涉及人文、社会等多个领域。 他也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让更多人了解文明对话的意义。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