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财经热点 > 正文

财经热点

考研热“触顶反弹”是正常现象吗?

硕士   招生   万人   人数   考研  
财经网 2023-12-19财经热点
“考研热”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438万,比去年下降36万人。对此,有人颇感意外,也有人认为不必大惊小怪。……

应用规模受供需双方影响。

2017年,我国硕士研究生申请人数首次突破200万,达到201万人。 2020年报名人数突破300万,达到341万人。 2022年申请人数突破400万,达到457万人,比上年增加80万人。 2023年申请人数为474万人,仅比上年增加17万人。 增速明显放缓,出现调整迹象。 2024年申请人数的负增长可以看作是上一年调整的延续。

总体来看,研究生申请规模主要受供需影响。

从生源来看,应届本科毕业生是我国研究生的主要来源。 统计显示,应届毕业生占考研人员的一半以上。 近年来,我国普通本科生招生增速明显下降,硕士生增长空间逐渐收窄。 2016年,我国普通本科招生405万人,2021年招生444.6万人,五年增加40.6万人,年均增长仅8万人左右。 从普通本科毕业生规模与研究生报考人数对比来看,2017年普通本科毕业生384.2万人,是当年报考人数的1.91倍。 2022年普通本科毕业生471.6万人,与当年考研人数基本持平。 这表明,未来本科毕业生工作后考研的生源“储备”将持续下降。

从考研需求来看,一方面,2022年考研报考人数激增与求职环境和就业压力密不可分。 目前,用人单位招聘和毕业生求职已逐步恢复正常。 考研不再是一些应届毕业生的“无奈”选择,报考人数下降也是理所当然的。 另一方面,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日益扩大,为本科毕业生攻读研究生提供了更多渠道,在职考研成为不少学生的理性选择。 2017年,我国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学位招生分别为32万人和40.2万人。 专业硕士招生人数首次超过学术型硕士,占当年硕士招生总数的55.7%。 2021年,专业硕士招生规模将达到64.9万人,比2017年增加24.7万人,占当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总数的61.8%。

因此,考研人数下降是正常现象,可以预测未来几年我国考研报考人数将保持相对稳定或进一步小幅下降。

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研究生教育大国。 但在经济总量、人口规模、研发人员比重等指标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同时,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人口高质量发展的紧迫任务,要求进一步合理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我们的国家。 研究生扩招与考研人数“峰值反弹”之间的紧张关系,对如何更好地选拔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上,我国硕士学位招生主要采取培养单位自组织考试、推荐免试、国家统一考试三种方式。 其中,单位自查比例较小并逐渐缩小,推荐免试主要限于“双一流”建设高校。 从全国统一考试的情况来看,考虑到命题和阅卷过程中的巨大压力,招生单位通常会鼓励院系采用全国统一试卷。 此举降低了出错的风险,减轻了招生单位的责任和压力,但无疑也淡化了单位的学科和专业特色,削弱了人才选拔的针对性。 如何让更多的培养单位加大自主命题力度,突出本单位学科和专业招生考试命题特色,是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

同时,随着专业硕士学位招生规模的扩大,在职攻读学位和申请同等学历学位的人才培养将进一步加大。 解决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分类发展问题,重点是分类培养、分类评价。 然而,如何进一步增强非全日制专业硕士招生考试的适应性,选拔出最适合、最优秀的学生,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重要的命题。

另外,相对独立的硕士层次人才培养是我国学位制度的传统和特色。 然而,随着博士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硕士毕业生直接进入大学从事科研和教学的机会越来越少。 因此,加强对硕士层次教育功能定位和培养理念的重新认识也至关重要。 特别是,在继续提高专业硕士招生比例的同时,注重顶尖创新人才的早期识别和培养,进一步扩大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直接博士生比例,实现硕士与博士教育的有机衔接。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进入超大规模发展新阶段。 牢牢把握我国研究生教育超大规模、复杂性及其经济社会基础,是推进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 2024年考研报考人数下降是普通本科招生规模稳定后的正常现象,但也是我国研究生教育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要信号。

充分发挥研究生招生的引领和纽带作用,深化管理、评价等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学科结构和区域布局调整,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关键实现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切实解决高端人才紧缺问题是内在要求。

(光明日报作者:赵世奎,北航公共管理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