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财经热点 > 正文

财经热点

第十一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开幕

财经网 2023-11-24财经热点
中新网绵阳11月23日电 题:探访第十一届科博会:文化成中外交流“美好窗口”作者 王利文 杨勇11月23日……

作者 王立文 杨勇

11月23日,走进第十一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以下简称“科博会”)线下展厅配套展区,当地介绍了北川羌绣、北川水磨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 注意力。 “Tesco Indonesia”展区民族风情浓郁。 48家印尼展商带来了民族服饰、咖啡、燕窝等产品,涵盖了吃、穿、用的各个方面。

以“科技引领、创新变革、开放合作”为主题的第十一届科博会近日在绵阳开幕,印度尼西亚受邀作为主宾国。 丰富的活动成为文化交流的“美丽窗口”,推动中外更广泛、更深层次的交流合作。

探访第十一届科博会:文化成中外交流“美好窗口”__探访第十一届科博会:文化成中外交流“美好窗口”

11月22日,第十一届科技博览会在四川绵阳开幕。 图为开幕式现场。中新社记者 王雷 摄

展会上的非遗产品展示和现场展示只是科博会搭建的文化交流桥梁的缩影。 23日,前来参加科博会的西班牙瓦勒斯堡副市长奥利维拉斯率领的代表团早早抵达距会场数十公里的北川羌族草编研究体验中心。 在工匠的指导下,干草拾起落下就变成了“蚂蚱”。 该中心负责人黄强介绍,去年科博会期间,阿根廷驻华大使牛旺道一行也来到这里体验生产。

体验中心里,各种大小形状的吸管冰箱贴、吸管包、吸管鞋琳琅满目。 借助展览等平台,黄强团队将这些作品带到了赫尔辛基、伦敦等城市进行展示,产品已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黄强发现,“神奇”、“有趣”是大多数海外人士对羌族草编的评价。 这个反馈也给了黄强继续创新产品的信心。 “下一步,我们计划融合现代光电技术,让传统工艺更符合当前需求。”

探访第十一届科博会:文化成中外交流“美好窗口”__探访第十一届科博会:文化成中外交流“美好窗口”

11月20日,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陈云珍正在裁剪羌族服饰绣片。中新社记者 王雷 摄

羌绣以其精湛的拼接技艺、鲜艳亮丽的色彩,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于“羌绣”四川省代表性传承人陈云珍来说,科技博览会是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生的重要平台。

“我们一直在做‘守诚信’的工作,同时我们也希望应用新技术,注入新的血液,实现非物质传承的‘守诚信’和‘创新’。” 接触羌绣近40年,陈韵珍希望将这项古老技艺进一步提升。 很好的传承和发展,免费培训了2万多名绣工。 今年,她的团队将羌绣作品带到了科博会上,希望能够吸引更多人的关注,探索科技与非遗合作的新可能性。

探访第十一届科博会:文化成中外交流“美好窗口”__探访第十一届科博会:文化成中外交流“美好窗口”

11月21日,“千岛之国——印尼自然与人文主题摄影展”在四川绵阳启动。中新社记者 王雷 摄

据了解,主宾国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由17500多个岛屿组成,素有“千岛之国”之称。 21日,为期90天的主宾国活动“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共和国自然人文风情”主题摄影展在绵阳博物馆开幕。 共有74张人文、自然风光、野生动物等照片,展现了印尼古老的文明、丰富的历史、美丽的多样性。

“通过艺术,我们可以建立理解和信任的桥梁。” 印尼旅游与创意经济部亚太旅游营销总监Sindu Trisno表示,通过展览等活动,有助于加强两国人文交流,促进旅游与创意经济的交流与发展。各国之间的创意经济。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