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财经科技 > 正文

财经科技

一夜后滴滴终于恢复正常,微博热搜居高不下

财经网 2023-11-30财经科技
滴滴崩了近一天,原因终于找到了……

11月29日上午10时52分,滴滴再次发布道歉声明并表示:在恢复各项服务的同时,我们于28日启动了内部审查调查。 初步判断,事故原因是底层系统软件故障,而非网络传输引发的“攻击”。 未来,我们将深入开展技术风险排查和升级工作,充分保障服务稳定性,尽力避免今后发生类似事故。 发生。

图片

截至11月28日晚20点,部分滴滴司机师傅表示,已经恢复到日常接单的忙碌状态,平台也发放了奖励。 不少乘客还表示,今晚下班后就可以正常打车了,体验和平时一样。 业内人士透露,与上周同期相比,网约车整体呼叫成功率已恢复至100%,这意味着滴滴已经从此次故障中恢复过来。

事件发生在11月27日晚23点左右,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大量滴滴用户反映,滴滴出行APP无法使用、地图无法加载等问题。显示网络异常,无法打车。 当晚,滴滴出行发布公告称,将对系统故障进行紧急修复。

28日上午7时31分,滴滴出行再次发布更新称,经过技术团队连夜抢修,滴滴打车等服务已恢复。 用户可以下载滴滴APP使用网约车服务,网约车等服务仍在修复中。 中间。 但多家媒体通过多地实际测试发现,滴滴出行在北京、上海仍无法使用。 在社交媒体上,不少用户也反映了费用结算异常的情况。

“滴滴崩盘”事件影响持续。 #滴滴倒塌#、#滴滴打车找不到#、#滴滴服务异常再次致歉#等微博热议话题居高不下。 滴滴瘫痪事件从发生到完全恢复历时21个多小时,成为滴滴近年来瘫痪时间最长的一次故障。

损失或超亿,其他平台将有巨额订单

网约车用户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约车用户规模已达4.72亿,占网民总数的43%。

在滴滴倒闭、无法使用滴滴的那段时间,不少用户表示选择尝试其他平台,也有用户直言其他平台“爆了”。 有用户表示,“滴滴第一次使用高德”。 另一位用户表示,“出门发现滴滴一直显示网络异常,就给T3打了电话。上车后,司机给我看了他的T3,群里大家都在喊。起来开车,订单量很大。” ”。 一些使用其他出行App的用户发现,今天平台上打车的队伍太长了。 有用户表示,“早上使用高德打车排队的人有40多人,而平日只有1、2人。”

此前在其官网发布的滴滴截至2023年9月30日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滴滴核心平台第三季度总交易额(GTV,Core Platform Gross Transaction Value)为915亿元,其中中国旅游业务总交易额725亿元。 按第三季度92天计算,日均交易额约为7.88亿元。

从订单来看,滴滴核心平台三季度总订单量达到35.79亿单,其中中国出行业务总订单量为28.78亿单。 以此计算,第三季度中国旅游业务日均订单量达到3130万份。 根据上述数据推算,滴滴系统崩溃近一天,损失的交易额可能超亿元。

这次是滴滴瘫痪时间最长的一次,但这并不是滴滴第一次崩溃。 据科创板日报报道,滴滴发展史上曾出现过六次崩盘。 第一次坠机事故发生在2015年10月,持续了三个多小时。 当时,滴滴解释称,深圳部分服务器出现技术故障。 “故障原因已经定位,我们的工程师正在紧急抢修,系统正在逐步恢复正常。”

最近一次发生在2021年2月,出现打不到车、公布的行程看不到、司机接人后打不开订单、司机无法结束订单等各种异常情况。 #滴滴奔乐#同样是微博热搜话题,

在滴滴官方公布滴滴闪崩原因之前,业内已有多种猜测。 360安全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了4个可能的原因:一是系统更新升级过程中出现编程错误。 、逻辑错误或未处理的异常; 二是服务器故障; 三是第三方服务故障; 第四是攻击级别,比如DDOS攻击或者其他网络攻击。

目前,滴滴出行官方发表声明称,事故原因是底层系统软件故障,并非网上传播的“攻击”。 此次事件发生后,滴滴也坦言,“今天的滴滴还存在很多不足,我们会以此为鉴,在全公司范围内深刻反省,全力改正,继续努力提供良好的服务”。服务保证。”

依然是“第一超”状态

网约车模式起源于美国。 近十年来,它已经从概念发展到成熟的产品。 2010年,UberCab推出Uber手机客户端,标志着互联网向传统出租车行业的渗透。 紧接着,以Uber为代表的互联网出行服务迅速成为全球最流行的创新商业模式。 由于其“非凡”的成功,它成为共享经济的成功典范,并带动了其他行业的“Uber化”。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中国网约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渗透率不断提高,正在成为全球最大的领先者。 据网约车监管信息交换系统统计,截至2023年10月31日,全国共有334家网约车平台企业获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证,比2023年增加4家。前一个月; 各地累计发放网约车驾驶证633.4张。 车辆运输证件1万份、270.6万张,分别比上月增长2.4%和2.7%。

回顾我国网约车行业的发展历史,易到用车于2010年在北京率先成立,成为中国网约车行业的鼻祖。 2012年,快的打车、滴滴打车相继推出。 当时这两款软件都只涉及“出租车”,并不涉及“私家车”。

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国内上线了大大小小的近40款打车软件。 2014年6月至9月,快的、滴滴、Uber相继推出“网约车”服务,网约车从一线城市逐步推广到全国各个城市。 与此同时,各大打车软件公司纷纷打价格战,争夺市场。 市场混乱,对城市交通环境影响较大。

2015年10月8日,上海市交通委员会正式宣布向滴滴平台公司颁发网络租车平台经营资格许可证。 2016年7月28日,交通运输部发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汽车合法化。 此后,网约车市场也呈现出优胜劣汰的趋势。 自2015年2月14日滴滴与快的合并,以及2016年8月滴滴收购Uber中国业务以来,滴滴已成为行业“优胜劣汰”。 老大哥”。

2017年,高德首创聚合模式,与多家网约车平台合作,为用户提供“一键打车”服务; 去年,华为推出聚合打车平台花瓣出行,微信也推出腾讯出行; 今年3月,美团打车宣布放弃自营业务,全面转向聚合模式……网约车聚合平台聚集了众多互联网巨头厂商。

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网约车分会常务副会长邹强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滴滴出行的市场份额曾经最高时在90%左右,目前在70%左右。 目前的网约车市场基本已经形成“滴滴出行+聚合平台+运力公司”的格局。

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统计显示,10月份共收到订单信息8.09亿条,环比增长2.1%。 其中,与网约车平台企业共同提供服​​务的平台(俗称“聚合平台”)完成订单2.23亿份,环比增长2.1%。 可以看到,以高德、百度、美团等为代表的“聚合平台”占据了约27.56%的市场份额。

综上所述,滴滴仍是网约车市场的“超级”玩家,但“多强”近年来不断瓜分市场份额。

早在10月初,据玩玩独家报道,滴滴就重申了自己的增长计划:滴滴近日在与多家投资机构的沟通中透露,未来三年,滴滴为旗下中国出行业务设定了日订单量增长目标。 :计划到2023年增长45%,2024年和2025年每年增长10% - 15%。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显示,到2022年,中国网约车用户将增加100万人,网约车用户将减少1550万人。 可见,网约车市场也进入了存量竞争时代。 滴滴能否实现其增长计划面临诸多挑战。

21世纪报、澎湃新闻、晚报、新京报等综合报道